在这个难得的假期
有人奔赴演唱会
在音浪中释放积攒已久的热情
有人踏入社会
用兼职开启独立成长的第一步
有人手握方向盘
为考取驾照全力以赴
但此时,一些诈骗分子悄悄盯上了
处于身份转换的你们
面对这些精心设计的诈骗套路
一定要提前识破!
警惕“内部渠道”
购票陷阱:低价票变空头支票
2022年底,小雪(化名)通过某社交平台结识了小帅(化名),小帅经常向其发送游艇、摩托艇等照片来营造其“有钱人”人设。2023年3月,小帅听说小雪想抢偶像演唱会门票,便谎称自己有“内部渠道”可低价购票。为骗取小雪信任,小帅前两次均通过正规渠道自费购票后低价转卖给小雪,让小雪逐渐放松了警惕。在取得其信任后,小雪再次支付4.7万元委托小帅购买多张知名歌手的演唱会门票,但这次小帅在收款后未提供任何门票,而是将全部钱款用于个人挥霍消费。
最终,经枣阳市检察院以诈骗罪提起公诉后,小帅被枣阳市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。
警惕“轻松高薪”
陷阱:当心沦为犯罪帮凶
2024年3月,学生小赵(化名)与其朋友四人想兼职赚些零花钱,便在网络上浏览兼职信息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看到了王某发布的“不费力,轻松赚高薪”广告。经与王某联系,小赵五人轻信了王某“只需提供银行卡走账即可获取高额佣金”的虚假宣传。在明知对方可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(洗钱)的情况下,仍通过境外通讯软件“飞机”(Telegram)APP与其联系,并将个人物品抵押换取资金并购买虚拟货币(USDT)支付给王某,再由王某连本带利转至小赵提供的三张银行卡内,并将钱款取现从中获利。经统计,小赵等提供的三张银行卡所接收诈骗资金共计8万余元,五人非法获利7千余元。
最终,经枣阳市检察院以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提起公诉后,小赵等五人分别被枣阳市法院依法判处相应刑罚。
警惕“免考包过”
驾照骗局:莫让捷径变歧途
2021年秋,小明(化名)为规避正常驾考流程,想起自己的老朋友小涛(化名)与驾校教练“关系硬”,便拜托其找关系“买”驾照。小涛咨询三所驾校后,发现驾照只能通过交管部门组织的正规考试后才能获取。在此情况下,小涛依然收取小明1.5万“办证费”,假称用于打点关系。2022年4月,小涛给了小明一本假驾驶证,小明发现是假证后向小涛讨要“办证钱”,随后小涛百般推脱,拖延还款,2023年5月,小明向警方报案。
2023年9月,小涛的家属代为赔偿被害人小明2.2万元,小明对小涛表示谅解。
最终,经枣阳市检察院以诈骗罪提起公诉后,小涛被枣阳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,缓刑一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。
检察机关防骗提醒:
不轻信:对“超低折扣”、“免考包过”、“日入千元”等诱人信息保持高度警惕,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慎转账:在转账前,一定要再三核实对方身份和转账信息,做到不贪图便宜,学会辨别真伪,守好自己的钱袋子。
信官方:购票、办证、求职等务必通过官方、正规渠道进行。